为防止城市无限扩张,解决生态斑块破碎化问题,让居民感受到城市生态景观的品质提升,2017年底市委市政府创新性提出“生态连绵带”这一城市规划建设构想,即在泉州原有三大山脉、两大水系、海湾、田园、乡村、山线绿道和北滨江公园“四区十园”等生态本底基础上,构建自然资源相互衔接、连绵成片的生态体系,打造城市的蓝绿空间格局。 生态连绵带的理念一经提出,市城乡规划局马上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邀请吴硕贤、孟建民、何昉等名家大师与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国内顶级规划编制单位,组成综合规划团队,对生态连绵带相关内涵、构成要素、构建原则进行深入研究。 结合泉州生态建设的现状问题,综合规划团队提出构建“生态屏障区—生态廊道区—生态体验区”三级生态网络化空间体系:一级是生态屏障区,由若干郊野公园、田园、乡村构成,满足群众一月一次的使用需求;二级是生态廊道区,由十个廊道构成,满足群众一周一次的使用需求;三级是生态体验区,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满足群众一天一次的日常需求。 为了早日凸显成效,在“做好一个统筹规划、形成一套技术标准、打造一批示范项目、制定一套实施方案”的推进中,我市采用“交叉推进、前后印证”的工作模式,首先,推进一批示范项目形成体系,尽早让市民享受绿色福利;其次,通过示范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进一步评估校正规划技术指标体系的准确度。 按照 “全市统筹、分区落实、分期实施”的思路,今年3月,市城乡规划局已将理论框架及规划成果布置到各县(市、区)规划部门,形成全市域铺开的工作态势。4月起,市城乡规划局开始具体指导台商投资区、泉港区等县(市、区)开展各自的专项规划。 目前,已有多个县(市、区)进入实施阶段,其中台商投资区由彭一刚院士领衔设计的“百崎湖生态连绵带”项目被推荐为示范段项目。计划将于明年3月完工,向市民开放。 按照规划,至2020年,除了台商投资区外,各县(市、区)也将完成生态连绵带相关规划任务,让“蓝”与“绿”如春风化雨滋润百姓生活。 |